024-23891550
网站首页
关于我们
业务范围
成功案例
新闻中心
政策法规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公司动态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-新闻中心

“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计划”进展

发布时间:2022/11/15


      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计划”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自然资源部履行“两统一”职责,以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协调和服务脱贫攻坚为目标,实现从图幅水文地质调查向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转变、从地下水调查向地表水地下水一体化调查转变、从侧重水资源功能向资源环境生态功能并重转变,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面掌握我国地下水资源数量、质量、分布,开发利用状况、储存量变化及生态环境问题;开展重点地区水资源调查与水平衡研究;初步建立国家水资源数据中心,提升智慧服务水平;健全完善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区划技术标准体系,形成承接全国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区划的能力。


      调查总体安排秉持“连续、稳定、转换、创新”原则。自然资源部组建前主要以图幅调查为主;2019—2021 年为地质调查转型期,重点组织开展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;2022—2025 年为提升承接水资源综合调查评价能力期,重点围绕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协调,组织开展重点地区水资源详查与水平衡研究、水资源区划、数据中心建设与智慧服务。


      根据计划目标任务和现有工作体系,以流域为主要组织单元设置工程及项目, 2019—2021 年共设置7 个工程、26 个项目。重点部署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、全国地下水位统测、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、重点地区水平衡研究、水文地质与水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、水文地质扶贫找水等工作任务。自 2019年该计划实施以来,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全程指导,工程和项目承担单位认真组织实施,在工程首席、项目负责人及全体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该计划 7 个工程均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与成果。7个工程包括:

(1) “四体系一机制”建设;

(2)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;

(3)全国地下水位统测;

(4)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;

(5)探索重点地区水平衡研究;

(6)建设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智慧服务系统;

(7)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。

一、 “四体系一机制”建设

1.1 开展总体设计

       研究制定了基于生态优先理念的《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水资源管理总体设计(2021—2030 年)》。明确了推进调查研究对象由地下水单要素向包括大气水、地表水、地下水、海洋水的全要素水资源拓展,系统掌握我国水资源状况,全面了解其动态变化以及各状态相互转化机理,为水资源确权登记与权益保护、国土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、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基础支撑,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健康协调的总体目标。提出构建符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水资源调查-监测-评价-区划全流程技术业务体系、组织机构体系、人才队伍体系和条件保障体系等新体系和协调合作新机制的“四体系一机制”建设的具体要求。科学厘定了水资源相关专业名词和术语定义。积极支撑自然资源部编制《水资源调查监测工作方案(2021—2025 年)》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总体设计方案(水资源部分)》。


1.2 构建工作体系

       推动建立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水资源调查监测中心,落实地质调查支撑服务水资源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、首席负责制和分级负责制管理要求,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业务协调组,明确业务协调组主要职责和年度重点任务,全力支撑国家水资源调查监测中心建设。积极推动构建部门协同共享、内部上下联动的全国水资源调查监测机制。基本建立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为牵头法人单位,水环所、岩溶所、水环中心和六大区地调中心为一级流域负责单位,31 个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负责本辖区水资源调查监测相关工作的“1+9+31”的水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体系,建立与水利、生态环境、气象、地震等部门单位及自然资源其他部属单位较好合作关系,积极推动业务与数据共建共享。


1.3 构建技术体系

       支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构建,提出面向大气水、地表水、地下水、海洋水的全要素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技术体系。形成水资源与水循环要素相结合、水资源数量质量与生态相结合的关键指标体系,全面调查与重点区域水平衡分析相结合、连续监测与年度统测相结合、地面监测与遥感监测相结合、周期评价与年度评价相结合的常规技术方法体系。稳步创新拓展冰川冻土水资源观测、土壤水与生态水监测,水资源调查“星-空-地-井”地球物理综合调查与监测、水资源区划、分布式水资源模拟模型和多级水资源联合配置等技术。


1.4 完善技术标准体系

      根据全国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需求,持续完善水资源调查监测技术标准体系。先后编制完成《地下水质分析方法》《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规范》《地下水统测技术要求》《地下水监测网运行维护规范(修订)》《浅层地下水集束式分层监测井建设规程》《地下水资源分区定级标准》等行业标准 16 项,其中发布 1 项、通过分标委审查 4 项、送审稿 5 项、征求意见稿 2 项、试行稿 4 项。

图片

二、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运行维护

2.1 水位自动监测与站点维护

       建立健全地下水监测运行维护技术管理体系和质控体系,优化完成监测网实时管理与信息应用服务系统,有效保障监测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与智能化管理。2019 年以来,完成站点巡查与看护10171 处/年,监测数据校核 10171 处/年,监测站点重建 186 处,监测站点维修 117 处,设备维修更换 3395 套;运行郑州、昌吉、秦皇岛均衡试验场,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动监测设备日上线率一直保持在 95% 以上,每年获取水位数据 8900 余万条。


2.2 水质监测

       每年获取水 质 37 项指标数 据 1 万余组 ,其中2019 年指标 97 项。开展水质样品测试全流程质量控制。依据水污染样品分析质量控制和实验室测试管理技术标准 ,建立了水质分析“一平台 ,三体系”测试质量控制体系,对可能影响地下水样品分析质量的人员操作、仪器设备、试剂材料、分析方法、设施环境等多因素和样品采集、前处理、分析测试、报告输出全流程进行质量控制。三年来,共发放质量监控样品 410 组 ,对 8 806 个测试样品进行了外部质量监控 ;对 24 家实验室数据结果进行判定,样品总合格率 95.8%。


2.3 研发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服务系统V2.0

       研发升级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信息服务系统,实现水质监测工作全流程管理,地下水监测站点全生命周期管理,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在线监控、异常数据智能识别和野外工作有效联动,自动、人工与历史监测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应用。优化完善数据整编流程,实现动态监测数据的快速整编;研发专业图件制作与时空动态展示、三维可视化等功能模块,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。


2.4 信息共享与对外服务

       建立与水利、生态环境、地震等部门国家地下水监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 ,在地质云平台 ( https://geocloud.cgs.gov.cn)上线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服务,运行微信公众号“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”,出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地下水位年鉴,多途径线上线下为社会和科研单位提供数据服务。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自运行以来有力支撑服务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、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”超采区地下水位通报考核、“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”地下水环境质量年度考核、国土空间规划、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、地面沉降防控、城市与重大工程区健康诊断等政府工作。

图片

三、全国地下水位统测

3.1 建立全国地下水位统测网络

       在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20469个站点基础上 ,2019年以来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地下水位年度统测,利用民用井建立较为完善的全国地下水位统测网络,地下水统测点 5.6 万个,包含监测工程站点在内的全国测点总数达 到 7.6 万个 ,监测面积由未统测前 的350 万平方千米拓展到 740 万平方千米。监测范围涵盖了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及长江源区、黄河源区、羌塘内流河湖区、塔克拉玛干沙漠等生态脆弱区和水源涵养区。对每个统测点进行 RTK 高程测量并登记造册,形成了一套包含井点位置、高程、井结构、层位及水位等信息的全国地下水位统测数据库。


3.2 全国地下水漏斗年度变化

       系统掌握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漏斗分布及年度变化情况。2019 年调查圈定 50 平方千米以上地下水漏斗 38 个,面积 6.05 万平方千米;2020 年 34 个,面积 6.05 万平方千米;2021 年 34 个,面积 5.99 万平方千米。2020 年较 2019 年漏斗数量减少 4 个,消失漏斗面积 2567 平方千米,当年现存的 34 个漏斗同比净增加 2625 平方千米,其中浅层漏斗 13 个、面积增加1103 平方千米,深层漏斗 21 个、面积增加 1 522 平方千米;2021 年较 2020 年漏斗总数不变,其中新调查圈定 2 个,消失 2 个,与 2020 年对应漏斗相比(含新增与消失漏斗),面积净减少 1 717 平方千米,其中浅层漏斗 14 个、面积减少 3 平方千米,深层漏斗 20 个、面积减少 1 714 平方千米。


3.3 全国地下水储存量年度变化

       组织完成2019—2021年全国地下水储存量年度变化评价,及时掌握地下水储存量盈亏情况 。2019—2020年度全国地下水储存量净增加10.86 亿立方米,其中浅层地下水储存量净增加28.36 亿立方米,深层地下水储存量净减少17.50亿立方米,其中华北平原地下水总储存量继续减少 49.5 亿立方米。2020—2021 年度全国地下水储存量净增加 363 亿立方米,其中浅层地下水储存量净增加 357 亿立方米,深层地下水储存量净增加 6 亿立方米,其中华北平原地下水总储存量增加 17.1 亿立方米,但深层地下水继续减少15.3 亿立方米。


选源自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》李文鹏